查看原文
其他

母亲影展 | 观影笔记④:何海燕·颜循芳·郑忞

草场地工作站 草场地工作B站 2023-05-07
(《21》截图)

母亲影展

观影笔记④:何海燕·颜循芳·郑忞、李淑岩


笔记要目 


Ø何海燕:世界的尽头,在家门口

Ø颜循芳:我们为什么要拍片?

Ø郑忞:对话与对话空间

Ø李淑岩:母亲影展第一周观后感


『家庭战争』单元策展语


家?作为一个人走向社会的母体,是从「母亲」具体的身份向一个既微观又广袤的穹宇迈出的一小步。


个人自我的成长

亲密关系的理解

代际之间的错位

……


在这个被各种概念填充的实践场,也是落到不同个体的细枝末节的生活填埋场:


一张沙发的摆放

一餐家常菜的共食

一次唾沫交错的对话

……



包括开幕片在内的四位作者,在这个叫做家的实体空间中用创作掀起了一场锋利也温柔的硝烟。在这片家庭战场中,炮火无疑都有具体的对象,但掀起之人面对这其中的暴力、婚姻、生育、禁忌、客厅……只是切口,最终要抵达的,是一份对于自我回应的协议。


——刘晓倩+戴旭







《21》

 梁韵婷 | 30min



 作者的话 


在离异家庭和再婚家庭夹缝中成长的我,因家庭的生活琐碎,激化了母亲与继父已有的矛盾,最终他们选择了离婚。


后来,我和我的母亲搬离并尝试开始新的生活。


 作者简介 


梁韵婷,生于2000年,来自广东广州,本科毕业于新疆艺术学院 2018 级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

本次影片是毕业作品,第一次进行完整的创作表达。在 2019-2021 期间前后参与大小剧组参与实践。


 选片人说 


郭一骄:二度走出家庭的母亲,21年新民法典实施后离婚的娜拉。生活就是,不经意间,成了闯入的“恐怖分子”。喜欢妈妈,好几个段落都好有意味。


胡涛:“家庭”成为某种不断去寻找的去辨识的地方,作者敏感细腻地捕捉到家庭的细节,关于监控、偷拍等作者采用的一些非常规纪录,仿佛是作者内心在确认这个“家庭”的真实性。但是,“家庭”既是父母也是作者共同建立的,彼此影响、彼此联结。这是关于个人与家庭关系很有启发的一部片子。


章梦奇:是一部贯穿作者意识的影片,每一场景都如同一场处心积虑的戏,让人难免心惊这是预谋还是凑巧。看得出作者不用常规叙事套路,但是叙事反而成为她钻入生活间隙的障碍。恍惚间觉得作者婷婷就是杨德昌《一一》中的婷婷,那个“从中作梗”的小姑娘,怀揣着内疚与“图谋不轨”成为现实中最冷眼的人。





《胎记》

  吴凡 | 35min



 作者的话 


虽然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但正如移民二代一样,第一代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父母惯于将社会的弱肉强食带入家庭,导致孩子的成长环境比社会还严峻,由此孩子的精神疾病发病率居高不下。


吴凡不能忍受自己的父母,痛苦的回忆包裹着她,甚至只要医生提起“父亲”二字她就会开始哭泣,强烈的ptsd让她倍感痛苦。毕业后,她一边迷茫地漂泊,一边寻找与父母的和解之路。


 作者简介 


2000年生人,18级北京邮电大学英语专业本科生,女生,安徽人,目前从事英文翻译工作。

2019-至今 公众号“毅安说”,内容包括诗歌和散文。

2022创作作品《服务者》


 选片人说 


胡涛:影片的前半部分让我惊叹。我去过精神治疗医院,那里有非常多年纪轻轻的小孩,初中生、高中生排着队进诊疗室;家庭的日常里夹杂着隐而不见的一种东西,裹挟着人的成长,吞噬着人的精神。这一切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我想这部影片只是一个切面,也许无法摆脱、治愈、拯救一个人成为另一个人想要的样子,但是通过写作和创作可以审视在自己身上发生的一切,这是需要巨大的勇气的。我们的生命源于父母,也需要警惕我们的人生也有可能葬于父母。


王凯:开始我是去看作者想克服和揭露的东西,因为作者似乎想得挺成熟了,给母亲分析情感里的控制关系,这些年网络上对这类知识的传播频率也是很高(所以对我这个89年的来说,她的表达会让我有“早熟”的感觉),后面慢慢演变出作者与之的一种共生关系,我不是很快能辨识,我便开始联想到这些年外部世界的变化——“和解”可能是个过度使用的词——其它选项还有多少?我其实在想,80,90年代很挣扎想表达某些东西和状态,在00代看来,是不是慢慢出现了一种轻车熟路了?更容易有可能性变成一种类型化的东西了。


李新月:作者的记忆和观察很细腻,从与父母的日常相处、记忆和叙述中描述出一种在父母爱的控制中的恐惧和创伤。作者已经坦诚并勇敢直面自己在家庭中的困惑、痛苦,但在影片的一手材料和作者所传递出的感受之间有一层偏差。在看似与父母走向理解的过程中,我会感觉“对话”没有真正发生。“母亲影展”像一个炼炉,在家庭中冶炼过的作者们再来影展中邀请大家一起继续炼,从这个角度想,作者主动跨出一步,以庭作为镜子或许可以产生难得的真实对话,希望这不是一次非常规放映与映后问答交流。




S


《父女对话》

  徐艺函 | 117min



 作者的话 


这个片子主角是我和我父亲,一次父女之间的对话私录像。因父亲在我处于婚姻变故时均保持沉默这件事,几年来一直是我的一桩心结,我很想知道他的感受和想法,故而开启这次对话。


对话发生于2019年初冬,母亲去世后,我和父亲长年无交流的紧张关系不再有缓冲地带,我希望借此拓展女儿和父亲的对话空间,也由此拖拽出父女各自在父权制环境下的性别与身份的困境。


我爸并非传统意义上强有力的父亲,婚姻多年在我妈的强势之下,日渐沉默寡言,面露难色,年轻时爱好的诗文、书法、画画长年搁浅,对话中一再认为自己是个失败者。


婚姻家庭结构中各成员的压抑和痛苦,在家庭内部无法被消解,仿佛拨开之后,谁都是其中的受害者,我只好将之记录下来,作为谜题,呈现给有可能负责的遥远公正者。


将个人问题,作品化、公共化,能够赋予我触及现实困境的能量,并锻炼一种体验者与观察者并存的视角,使无处安放的心结在除了忍耐、压抑之外,得到表露和处理,这个方法我后来分享在接下来的唤醒计划中。


 作者简介 


连云港人,1989年生,工作生活于南京,陶瓷艺术家,写作者。2016年成立徐艺函工作室,2020年发起唤醒计划。2022年启动“起风了”社区陪伴计划,致力于通过艺术行动观察、反思与呈现真实个体经验,促成不同主体经验的互见、对话、共处,体认和修建我们共同身处的世界,最终打开更柔韧的文化理解空间。


个展:

2022年 “说吧,月光”徐艺函个人作品展 问象艺术空间 南京

2017年 “寻找海洋”徐艺函个人作品展 和光陶社画廊南京


群展:

2022年 “陆地微光”可见光艺术空间 上海

2020年 “游戏之作”青年艺术展 PUSPACE 空间 南京2019年 “界尚”当代陶艺实验作品邀请展 山东2017年 “日常之美,一席之地”生活艺术展 上海


 选片人说 


胡涛:长大后很少促膝长谈的一对父女,坐下来谈了一场话,似乎要把人生种种症结都要理清,话头很多,爱与被爱,理解与被理解,尊重与被尊重……这不是一场谈话可以完成的共识,但是一切可能从谈话开始,我觉得这是一个开始,父女之间不欢而散说明存在着再次谈论的必要。


刘晓倩:从全片来看,场景极其简单,就是客厅这一空间场所,采用这种极简的室内空间却构成了一种作者独特的风格。包括客厅放着的钟表,指针一点一点在父女的对话中走动,时间在这一固定的空间中也参与进了其中,时间和空间融合在一起;作者在创作者和女儿的两种角色中叠合、分裂,很独特。


庄炜:太勇敢了!这样的对话我拍了很多,都不敢回看,更别说做成作品了。婚姻受害者回到原生家庭找爱,两个高度相似的人拧着一股死结。一方觉得爱与付出=忍耐与金钱,并且觉得自己作为男人仁至义尽,另一个觉得爱与付出就是真的关心体贴,然而并没有任何一方主动先付出了关心体贴,没有人真的做出了有益于关系的自我改变。更有意思的是父亲的形象(皮大衣外披、二郎腿坐),因为在这场对话里父亲自我暴露了太多,他对女儿的坦诚让我们看到了他的困境,而这种困境又是如此有代表性。他口中的社会、国家让他学会了能伸能缩,学会改变不了就只能忍耐接受的,忍耐的能力多少成为了此处的丛林法则。他诚心维护的传统也没有带给他任何的释放出口,女儿和朋友圈反倒成了短暂的倾诉对象。“和谐社会”无法带给他真正的内心和谐。


母亲影展

观影笔记④:何海燕·颜循芳·郑忞

世界的尽头,在家门口



文:何海燕 

蜷缩在角落看这部片子,我时而沉思,又时而哈哈大笑,当片子中的女儿每次歇斯底里大吼父亲的时候,又非常心疼这对父女,这部时长117分钟的《父女对话》,镜头一动未动,毫无意义,毫无结果的对话,为什么能成为一部作品呢?片子背后一定是有一个非常强烈的问题作为它背后的抓手驱使着它往下推进。我们看到的可能是冰山一角,而平静的背后,其实暗流涌动。

最熟悉的陌生人

许多观众的观影感受是很窒息,因为父亲和女儿之间的对话中,他们完全没有看到彼此,有的是永无止境的互相抱怨和指责。明明是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之下的家人,为什么会活成了这个世界上最熟悉的陌生人,这种亲密关系之间的孤独感令人窒息。而这种窒息感,其实不是个例,而是现代社会中很普遍的一种现象,家庭环境里父母与子女之间互相不理解,俗称“代沟”。这对父女之间的代沟可能更深,作者通过一种平静的对话方式将它呈现出来。

看完这个片子,我第一感觉这个父亲还是很有家庭责任感的。从对话中能够感受到,这位父亲为了给孩子们营造一个比较稳定的成长环境,一直在迁就、包容性格比较暴躁的妻子,即使面对妻子将钱给自己娘家人买房子这些事情,为了大家庭的和谐,也选择了隐忍。但我能感觉到,这种“和谐”并不是女儿想要的,她想要真实的活着,即使歇斯底里,这也证明了她的存在。而父亲,为了家庭避免争吵,一直沉默隐忍,他其实通过这种方式来回避对方真实的内心需求。

从女儿身上,我看到了一个歇斯底里的母亲,她的妈妈估计也是情绪不太稳定,意见不合就大吼大叫,这并不是对女主人公的贬低,只是我的直觉告诉我,妈妈小时候估计也受了委屈,她想要的得不到回应,就通过大吼大叫这种方式来获得外界的关注,企图通过抬高音量这种方式来压制对方,并要求对方顺从自己,其实她内心的伤痛并没有得到治愈和抚慰。就像这个女儿,在她离婚的时候她想要父亲的关心,但是父亲并没有满足她这一点,女儿的内心其实很受伤。她对父亲心存怨恨,对话的内容也大都是指责自己的父亲,越想要越得不到这种感觉其实是很痛苦的。我们很想和父母好好沟通,达成与原生家庭的和解,可是父母为什么无法给予我们想要的答案呢?孩子为什么还是如此任性不懂事呢?

我们都有需求,渴望爱与关怀,渴望被看到。可是大多数人却没有学会如何合理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女儿大吼大叫,这种表达方式可能有些极端,她想要的其实很简单:可能只是一句简单的关心“闺女,最近过得开心吗?”父亲也渴望被理解,他却很少表达,而且没有正面回应母女二人的需求,他的隐忍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对方心中的怒火,拳头打在棉花上。彼此的需求并没有得到满足,加深了隔阂。

为什么沟通不顺畅?为什么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我们拼命地向外求,撞得头破血流,搅得天翻地覆,内心就像奔腾的黄河水,始终处于一种浑浊状态。而只有当安静下来的时候,泥沙才会沉淀下来,获得那瓢纯净的水。真正的看到,其实应该首先被自己看到,静下心来认识自己,明白自己的真实需求后,运用对方能够接受的方式去表达。每个生命都是有情感需求的,许多人忽略了这一点,甚至刻意压抑它。你忽略它,不代表它会凭空消失,不表达、不被满足不代表我们不需要。就像吃饭一样,不吃饭,肚子会饿。情感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我们的生命也会慢慢枯萎。

我想起了我去骑行川藏线的路上,在金沙江边和我妈大吵了一架,她又责怪我链条油打多了。我也是第一次,我也不会,而她总是指责,小时候我总是忍受,但是这一次我把自己的愤怒和委屈表达出来了,抱着路边的栏杆痛哭流涕,我仿佛回到了小时候,那时候压抑在心底的愤怒和委屈,终于从身体里流淌出来了,一身轻松。那一刻我意识到,委屈这些情绪不会因为你忍受、压抑,它就会消失,学会去表达、疏通情绪,抚慰自己的创伤,伤口才会真正愈合。情感上的需求得到了满足,生命便会充满活力。

凡是成长,皆有过程

在看片的过程中,我其实有很强的代入感,一直共情这对父女。因为片中女儿经历的阶段,我也曾经历过。所以有时候当女儿和父亲的沟通不在同一个频道上的时候,我会哈哈大笑,心想那不正是曾经的自己吗?

我和这个女儿一样,也曾歇斯底里和我妈哭诉:你们不爱我,不关心我。现在的我回过头来看,我的父母并不是不爱我,只是当时的我认为:你们没有用我想要的方式来爱我,就是不爱我。父母给孩子的爱不是孩子想要的爱,就是不爱孩子吗?并不是。每个人对这个世界都有自己的认知。父母可能觉得给孩子买耐克鞋,多给点生活费就是爱,因为这是父母辛辛苦苦挣来的,是他们认为最珍贵的东西。而孩子想要父母多点陪伴,多点关心,希望爸爸妈妈能够像电影电视剧那样的表达:孩子,我们永远爱你支持你。而这些言语的表达对于受教育程度不高的父母来说,其实是有难度的。彼此给的不是对方想要的,出现了偏差,互相不理解,就产生了矛盾。

更多时候,父母的爱其实是“润物细无声”。妈妈会在你写作业的时候,在桌脚旁放一盒点好的蚊香,然后悄悄走开;爸爸会在家里的牛奶喝完之前,又续上一箱;奶奶会在你离家出门的那个早晨,目送你上车;外婆会包好水饺,放在冷冻层……这其实都是他们爱的表达,他们不会说“我爱你”,不会说那些你想听的话,但是他们的眼里心里都是你。当我歇斯底里哭诉着说你们不爱我的时候,我还是个孩子;而当我观察并感受到这些爱的细节的时候,我发现我长大了。

人其实很难和世界上的另外一个人感同身受,你只能向下兼容,你无法向上兼容。很多事情,当你经历了,你才能体会到对方想要表达的意图,但是你没有经历,对方说的东西你是听不懂的。不在同一个频道上,沟通就容易出现问题,而决定频率的,是人生的经历。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每个人的经历都是独一无二的,不过我们可以培养自己的宽容接纳度,多去站在对方的角度想一想:如果我是你,我站在你的位置和角度,我会怎么做?

现在,我对男性也有了更多的理解。中国的女性为了家庭为了孩子付出了很多,牺牲了自己,男性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男人的身上扛着责任,为了家庭,为了孩子,也默默付出了很多。但是男性天然不太会用语言沟通。比如说我妈和我爸吵完架,我妈就会找我吐槽发泄情绪,但是我爸不会,我接受的讯息是片面的,久而久之我就会对爸爸产生刻板印象。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对爸爸的认知是片面的,甚至是负面的。而当我长大后,和他相处的那些日子里,我才看到了他的另一面:幽默,勤劳。而当我站在更高的思想维度回顾过去的时候,很多问题都有了答案。

纪录片是一种生活方式

每个小孩,都是在家庭里成长起来的。我妈说过一句俗语:“屋檐水,点点滴,点点滴在旧窝里”,说的就是遗传,遗传的不仅仅是基因,还有性格,人格模式。这些模式里有好有坏,如果不去修正,可能就会代代相传下去。

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同。人人都向往彼此理解、关心、包容的家庭氛围,但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这样的运气。生活在幸福家庭里的孩子,被良好的家风影响,学习优秀的品质,延续良性循环。而另一个家庭,并不在良性循环的轨道里,比如家庭成员缺乏耐心、自私,难道就一直恶性循环下去吗?

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人身处环境之中,很多东西是不自知的。纪录片给了我们一个窗口和机会,帮助我们开启自我觉察,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开始反思、修正,以后当我们组建新的家庭时,孕育子女,有一点点新的改变。这一个个小点,由点及面,慢慢织成一个网络,这不就是我们的社会吗?我们每个人是什么样子的,我们的社会就是什么样子的。每个微小的个体开始改变,迈出一小步,我们的社会,就能迈出一大步。

我想这就是纪录片带给人最大的滋养,它给了我们一扇窗户,打开自己、自己家庭以外的世界,看到不同,看到相同。

(本文作者何海燕也为今年母亲影展作者,作品《我们仨》)

我们为什么要拍片?



文:颜循芳 

我看了《胎记》和一部分的《21》,我觉得有点像青年人的自言自语和梦呓(没有说不好的意思),我会偶尔怀疑镜头的真实性,比如《21》和母亲的一些对话,每次都由导演自己发问,挺有意思的。比如胎记的部分,试图在讲家庭,可是缺失了父亲的声音,只有一段录音。也许符合作者说“这是我自己的记录”。我大部分能理解青年人的困惑,在这些巨变之下,我们为什么拍片呢,想要和解吗,对话吗,还是撕裂?达成目标了吗?

作者用了很多理论和抽象语言来掩盖她年纪的实际问题,比如很多文字暧昧的“黑幕”,我觉得那些“黑幕”冲淡了她其实面对的冲突,同时那些“黑幕”的文字,表达了很多她自己的诗意想法,包括对母亲的爱。我在想,没有那些“黑幕”,暴露自己年龄上的局限,是不是更加“直接”或者“真实”。就是痛苦,就是没和解,自己也没想通,本来就是这样。

老实说,也许因为《胎记》中没有激烈冲突,没有多方对话,只有女儿单方面的诉说,而这种诉说有点生硬放在父权和城乡变革里面,显得单薄。这种反抗显得絮絮叨叨。比如我很好奇,为什么前面对父亲这么大段激烈的不满意以及PTSD,怎么突然就有镜头一家子和和睦睦做瑜伽了。不满意之后,父亲视角怎么看?我觉得真正去讨论男权也好,父权也好,家庭结构的压迫也好,不是技术上不要这些镜头,就说明反抗成功了。

看完两部片子觉得都“家庭式和解”或者圆满了,包括《21》最后的离婚。我有时候想想,真的吗?我觉得片子镜头和技法有拙劣之处没有关系,重要的是在其中可以看到真实的对话。不一定要带着冲突,带着细密的观察和记录,尝试去跨越这种关系,也是一种“打破”,整体上我觉得作者起码迈出了第一步,迈出去就是进步吧。

对话与对话空间



文:郑忞 

母亲影展第一单元,家庭战场三部影片放完了,话题引爆的硝烟一直盘亘在心头,思绪乱飞,却不知道从哪一个点开始落笔。三个家庭样本中三个女孩的挣扎,《21》的故事展示了一个行动派的女儿,在继父家里观察和感受到母亲的屈辱,直接把母亲带出了不快乐的婚姻。《胎记》有问题的家庭关系和一个生病的女儿,生病的女儿看似无理地横冲直撞,实则在努力拯救自己挽救家人。《父女对话》对而不话,不欢而散。

如果仅仅用“对话”这个视角,回看家庭战场的三部影片,好像在倒叙关于家庭对话的故事,《21》看清家庭内部没有继续对话的空间继而转身离去,《胎记》在家庭内部努力突破之前无法对话的边界,《父女对话》是故事的起因,孩子想和父亲(或母亲)对话,但是无法对话,同在一个屋檐下,父母看不见子女的真正需求,子女也看不见父母。起因来自父母听不见孩子发出的声音,孩子大喊大叫无果,导致的结果有,孩子病了,孩子转身离去。

映后谈的时候,《21》的作者梁韵婷说,她的母亲并没有因为拍了这部影片而发生什么改变,反倒是我自己,拍完这部作品,解决了我自己的问题。三位作者都谈到,创作为了解决自己的问题。

《父女对话》中的父亲反复对女儿说,“你怎么那么不懂事?”他每说一次懂事,我就感觉心脏被针扎一样疼,疼痛一方面来自年少时经常被我的父亲这样规训的记忆被唤醒,另一方面来自,对屏幕前这个被社会训诫成顺民的父亲的愤怒和悲悯,他在家庭外面被他不得不遵守的各种规则驯化,不得不退让,迎合,隐忍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他的迎合退让有什么不妥,反而指责孩子不懂事,不体谅他人的苦衷,不体察他人的需求。女儿发出对话邀请的时候,希冀的是双方之间互相交谈,交流意见或者看法,加深理解和接触,或者解开嫌隙误会,建立更深度的联系,父亲则一次又一次提醒女儿不懂事,所有的错,都来自你不懂得揣度别人的意图,不明白做人的事理,父亲的指责换来女儿的指责……女儿情绪崩溃,女儿再挑一个话头,对话模式再循环一次,女儿又一次情绪崩溃,对话陷入死结。

《胎记》里面,父亲与女儿练习公务员面试的场景中,父亲的声音更加具有不容挑战和质疑的权威性,而且那个声音还通过变换自我的角色定位,刚才我是老师,现在我是父亲,来合理性他说话的方式,瞬间变脸让人不寒而栗,所以那个女儿在家里看清了父亲和母亲的位置和处境,学会了迎合父亲的喜好,变成父亲的同盟,让自己在家里的处境更好过一点。但好过一点的表面现实,并没有让她心安,对父亲的又爱又恨让她提起父亲就哽咽不能言,鄙视母亲的同时又因为自己也是女性而深陷痛苦不能自拔,她终究是忍受不了这样的内心撕裂,病倒了,生病,是自救,也是抗争的手段。

《21》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一直在单亲家庭长大,受到父亲的规训,或者压制比较少的缘故,她的弑父之旅完成得最彻底,没有太多瞻前顾后,当她看清母亲和继父之间缺少最基本的尊重和理解的时候,她没有对母亲隐瞒这个真相。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母女相依为命多年的缘故,影片中母女之间敞开心扉对话的时刻很多,让我感受到她们之间的情感联结很深,处在互相支持,互相依赖,非常信任的关系中,所以,我们看到了母女同进退的行动。

周日下午的嘉宾论坛,黄静远说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我转述她说话的大意:她发现人与人之间的对话,容易进入道德层面判断,我们不是在听对方真正的诉求,而是在寻找自己内心的声音。人与人之间的对话是赤身肉搏,有各种各样的语言壁垒,缺少一个第三方的存在,缺少共识。她还说,拍摄纪录片的时候,摄影机的存在是第三方。

我由此想到,这么普遍,这么多家庭成员之间无法对话,没有对话空间的现实语境中,母亲影展是什么呢?母亲影展在做什么?我感觉母亲影展搭建了一个第三方的对话空间,家庭战场单元,展示了三个不同的家庭样本,里面有共性存在的家人之间难以对话的问题,也有更细致的个案特征,三个家庭故事又有某种内在的联系互相映照,让我们在其中看见了自己,也看见了他人,还可以借着影片延伸出来的话题继续探讨,为什么家人之间是这样的关系?这是如何发生的?我们需要做什么?我们还可以做什么?追问和思考还可以无限延伸。

对接下来的母亲影展更加期待。


母亲影展第一周观后感



文:李淑岩 

母亲影展开幕一周了,四部影片,三次映后谈,再加上与女儿多次的探讨和争执。让我的周末变得波涛汹涌。

今天是周三,心情早已平复。影片《胎记》让我回溯到自己在三年多前,在那场重度抑郁症中的苦苦挣扎,现在的我已经不把那场疾病看成是某种痛苦的经历了,它应该是一种提醒,一个告诉你需要改变的信号。

映后中我看到了作者与母亲的改变,很为她们感到欣慰。我想这些都是对有过这些经历或正在经历这些的家庭和个人都是一种激励吧。也看到听到了许多反馈,让我又有了些担心,作为“妈妈拍片工作坊”的一位妈妈,自己的首部片子也会在五月放映,是否也会有这样的声音,对于不同的声音我是否愿意承受?

第三次映后谈让我打消了这点疑虑,母亲影展的策展团队给了一个好的引导。我又学到了如何正向的去看每一部片子。影片《父女对话》的一位观影者的评论,深深回荡在我的脑海中“每个家庭的客厅里都端坐着这样一位父亲”,我仿佛看到了自己的父亲正端坐在客厅中。

我在想,父亲、爷爷、大爷、叔叔们、还有那些未来也会成为父亲的年轻人们,如何才能从那个客厅的沙发中站起来呢,我觉得这也是这部影片能给每个家庭带来的思考吧!

(作者:李淑岩,母亲影展「妈妈飞吧」单元作者,作品《我想对你说》)


(《父女对话》截图)

母亲影展→观影笔记


母亲影展 | 观影笔记①:邵志华·何海燕·彭珊·马孔多的呢喃·吴文光
母亲影展 | 观影笔记②:马孔多的呢喃·吴凡·梁韵婷
母亲影展 | 观影笔记③:哈比·高昂·彭珊·吴文光等

海报设计:戴   旭
全文编辑:章梦奇


欢迎光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